鞍山v教育2019-02-10 15:52:54
句号(。)是个小圆点,用它表示说话完。
逗号(,)小点带尾巴,句内停顿要用它。
顿号(、)像个芝麻点,并列词语点中间。
分号(;)两点拖条尾,并列分句中间点。
冒号(:)小小两圆点,要说话儿写后边。
问号(?)好像耳朵样,表示一句问话完。
叹号(!)像个小炸弹,表示惊喜和感叹。
引号(“ ”)好像小蝌蚪,内放引文或对话。
话里套话分单双,里单外双要记牢。
省略号(……)六个点,表示意思还没完。
破折号(——)短横线,表示解说、话题转。
书名号(《》)两头尖,书、刊名称放中间。
圆括号( ),方括号[ ],注解文字放里边。
学标点,并不难,多看多练才熟练。
下面的视频内容是动画版《标点儿歌》,儿歌内容与上面略有不同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选择使用:低年级孩子以听看动画为主,高年级孩子以诵读上面的文字版《标点儿歌》为主。
(无法wifi在线收看的朋友可到有wifi的地方点击最下方的阅读原文下载视频)
(一)句号 [ 。]
1、用于陈述句的末尾。例如: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。
2、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。例如:请您稍等一下。
(二)问号 [ ? ]
1、用于疑问句的末尾。例如:他叫什么名字?
2、用于反问句的末尾。例如:难道你不了解我吗?
(三)感叹号 [ !]
1、用于感叹句的末尾。例如: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!
2、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。例如:停止射击!
3、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。例如:我哪里比得上他呀!
(四)逗号 [ ,]
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。例如:你啊,真不争气。
(五)顿号 [ 、]
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。例如:正方形是四边相等、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。
(六)分号 [ ;]
1、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。例如:语言,人们用来抒情达意;文字,人们用来记言记事。
2、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。
例如: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:
(1)全国分为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;
(2)省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、县、自治县、市;
(3)县、自治县分为乡、民族乡、镇。
(七)冒号 [ :]
1、用于称呼语后边,表示提起下文。例如:同志们:现在开会了。
2、用于“说、想、例如、如下”等词语后边,提起下文。例如,他十分惊讶地说:“啊,原来是你!”
3、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,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。例如: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:武门、神武门、东华门、西华门。
4、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,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。例如: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: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。
5、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,便于阅读理解。例如:我知道:越是在艰苦的时候,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。
(八)引号 [“”]
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,就形式而言,分为双引号[用“”表示]和单引号[‘ ’]两种。一般说,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,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,外面用双引号,里面用单引号。
例: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:“累不累,‘独角龙’?”
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:
1、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。
例: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: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”
要注意的是: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,在提示语后面,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,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,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。
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:
①第一种:提示语在前,提示语后面用冒号。如:小李淡淡地一笑:“不,不能吃!”
②第二种:提示语在中间,提示语后用逗号。如:“你知道吗?”桑娜说,“咱们邻居西蒙死了。”
③第三种:提示语在后,提示语后用句号。如:“睡着了吗?”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。
2、需要标出的成语、谚语、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,专用词语,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。
例1:俗语说: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。”
例2:北风“呼呼”地吹个不停。
3、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。例如:他嘲笑着说:“你的手太‘巧’了!”
4、表示突出强调。 例如:包身工没有“做”或“不做”的自由。
(九)括号 [( )]
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。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,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;注释整个句子的,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。
例如:
例1、中国猿人(全名为“中国猿人北京种”,或简称“北京人”)在我国的发现,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。
例2、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,不能摊开稿纸搞“即兴”。(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“即兴”。)
(十)破折号 [ ──]
1、表示声音的延续。例如: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:周——总——理——
2、表示话音的中断。例如:小明睁大了眼睛,不解地问:“这——。”
3、表示解释说明。
例1: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——1952年10月22日。
例2: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——大年夜。
4、表示意思的转折。例如:训练动物很有意思——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!
5、表示递进的意思。例如:团结——批评和自我批评——团结。
(十一)省略号 [ …… ]
1、用于引文的省略。例如:她轻轻地哼起了《摇篮曲》:“月儿明,风儿静,树叶儿遮窗棂啊……”
2、用于列举的省略。例如:在广州的花市上,牡丹、吊钟、水仙……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!
3、用于话语中间,表示说明断断续续。例如:“我……对不起……大家,我……没有……完成……任务。”
4、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,余意未尽,发人深省。例如:哎!你这个人真是……使用省略号,无论在句首,句中,还是在句尾,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。
(十二)连接号 [—]
1、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,中间用连接号。例如:我国秦岭—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,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。
2、相关的时间、地点或数目之间,用连接号,表示起止。例如:鲁迅(1881—1936)原名周树人,字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
(十三)间隔号 [ ·]
1、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。例如:烈奥纳多·达·芬奇、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。
2、用于书名与篇(章、卷)名之间的分隔。例如: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物理学》、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。
(十四)书名号 [ 《 》 ]
用于书名、篇名、报纸名、刊物名等。例如: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是曹雪芹。